2)第四百二十五章 政策转向?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张二人也不由自主地埋怨起了那些不识时务的土司,见识、眼界、战略都一塌糊涂!当初云南之事刚起的时候,你们怎么不作乱?这明国都差不多被灭干净了,你们倒好了,一个个跳出来了,这不是傻逼是什么?上赶着送人头呢!

  而在确定见不到刘忠贵后,他们又转而求见幕府的节度掌书记刘奇。这次比较顺利,刚刚从重庆归来的刘奇在自家府中接见了二人。作为四川幕府文官系统的第一号人物,刘奇对李难先、张绍宗二人绝不陌生,他们不但以前见过面,而且刘奇还从许多别的渠道深入了解过这两个国内鼎鼎有名的富商。

  说他们鼎鼎有名,倒不是说他们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富豪。那不是事实,国内比他们有钱的低调富豪还有不少,很多还是根深蒂固的大家族,这是白身起家的李、张二人很难比的。他俩之所以出名,原因在于他们是东国人的买办,且会打理生意,将做买办积累下来的佣金投入到了商业之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现在的张、李二人,不但名下产业颇为可观,这人脉关系也是遍布各省,甚至就连沙头市、襄阳等地的清国人那边,都有认识的人。此外,他们手里掌握着国内茶叶、药材、纺织品、粮食等大宗商品的出口渠道,以及许多只有东国人才有的商品的进口渠道,这是他们致富发达的最主要因素,也是他们在顺国屹立不倒至今的最主要依仗。

  面见刘奇后,资产较多的李难先先发言,他正式向刘奇提出了请求经营川中茶叶的意思,并愿意为此报销军需二万元——不是顺国自己铸造的顺洋,而是成色十足的东岸银元。而且,为了说服刘奇,他还用笃定的语气表示,他会想办法从东国人那里进口到制茶及运输设备,尤其是后者,对于降低成本有不小作用。

  或许有人会问,你李难先想做四川的茶叶生意直接做就是了,为何还要给幕府捐钱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四川幕府为了筹集军费,给辖区内的大商人们下令,必须报效军需若干银子后才能从事某个行业的生意,相当于就是买个许可证了。李难先因为名声在外,因此大出血了两万银元,才获得了入川经营茶场、焙茶作坊及对外贸易的资格,说起来也是非常坑的,但这是如今中国大陆(不论清国、顺国还是明国)的大商人们做生意绕不开的坎,他们甚至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刘奇对李难先给出的两万银元的报价有些不是很满意,但他清楚差不多只能这样了,再多的话过犹不及。李难先这个人,现在经营着大发永航运字号,虽然主要做湖北那边的生意,但未来也是有可能扩展到川中的,这对四川幕府的意义很大。毕竟,他们辟处内陆,对外交通始终是个大难题,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