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四章 南非琐事 七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略有些虚心。义成地区——甚至包括西边的河中地区——虽然在法律意义上是华夏东岸共和国的正式国土,但实际情况呢?正所谓“亲疏有别”,它们和大西洋彼岸地区的新大陆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主要在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数额、落地项目的多寡以及移民配额的限制等等。另外,源于当年执行下来的政策惯性,河中、义成两地的殖民地经济色彩还是有些强,让人无可奈何。

  义成地区行署的官员似乎也不大为本地考虑。从第一位派出专员邱海洋开始,历经肖敬宗以及如今的黄超,虽然不能说完全不为本地考虑——比如排除万难抢来了义成铁厂项目——但人家真的更愿意跟着中央的指挥棒走,为此哪怕暂时牺牲本地区的利益。

  肖敬宗当政那会,因为尚未开始“苦难的行军”计划,义成地区的发展还是有声有色的。当时,粮食种植与经济作物并举,煤矿、铁厂项目红红火火,义成公路、铁路项目历尽艰辛也执行了下去,成皋县南部、西部也搞起了许多水库和灌溉水渠,为本地区未来数十年的发展典型了良好的基础。但现在呢?为了迅速筹集资金,赚快钱弥补财政窟窿,义成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经济作物的产量连年增长,虽然确实赚取了不少金钱,但整个地区的经济结构慢慢变得畸形,说是殖民地结构的经济一点也不夸张。

  黄超上台后,继续紧跟中央不动摇。他除了暂停了原本已经打开了局面的义阳湾一带的后续开发项目外,还取消了从成皋县向西清剿黑人土著、扩张新地盘的计划,一门心思向北发展,为行军铁路的修建拼上了老命,这让义成、成皋、义阳三县的民众诟病不已,觉得自家的利益受到了漠视与损害。

  黄超本人自然也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因此,在为行军铁路忙活了整整一年之后——他甚至把地区行署办公室都从义成港搬到了成皋镇——他终于又回到了海岸线,来参加这边一家木材加工厂的落成典礼。

  木材加工厂位于甘陵乡(后世蓬塔·杜欧鲁小城附近),一座临海的小城,目前大概有两千多人口,设立于数年前,经济不温不火,目前在朝棕榈油种植业方面发展。其实这里本来不该就止这点人口的,但上头不喜欢往这里塞人,而是把他们都送往行军铁路沿线的汜水、广武、止戈、光辉等几个定居点,充实当地人口,以便能尽可能多地提供食品方面的补给。

  与甘陵乡差不多的还有两个定居点,分别是信成乡(位于后世焦济尼小城附近)、历亭乡(位于后世赫卢赫卢韦小镇附近),人都不是很多,经济也很愁人,可以说已经处于被忽视状态了,就连地区行署想补偿他们,给他们单独建县都不可得,也是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