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 非洲航线 续四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意。

  尤其是在东非沿海,阿曼人的名声可是极响的,这缘于当地复杂的社会形态。自公元前开始,阿拉伯人便掌握了印度洋上的季风规律,他们驾着船一年一度地来到东非沿海与当地土著黑人通商。久而久之,他们便开始在当地设立商馆,然后渐渐定居了下来。

  自公元7世纪起,由于本土战乱等因素,大批阿拉伯人从半岛移居东非地带。尤其是一些阿曼人整个部落迁居过来,在东非沿海地区形成了大量的阿拉伯人聚居带。从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到莫桑比克,阿拉伯人沿海建立了数十座城邦。

  几百年后,这些阿拉伯人与当地土著逐渐混血通婚,然后就形成了如今的斯瓦希里人。斯瓦希里人与阿拉伯人尤其是阿曼人有着很深的渊源,再加上又是同一宗教,因此来自阿拉伯半岛的这些马斯喀特商人在当地很吃得开。

  一顿晚餐吃了两个多小时,宾主尽欢。这些来自马斯喀特的阿拉伯商人准备连夜就坐船返回本土,他们决定再通过奥斯曼帝国甚至波斯的一些生意伙伴,尽量多搜罗一些“货物”,然后趁着明年春季的印度洋季风驾船运来莫桑比克岛,和东岸人进行交易。当然,在他们走之前,目前在岛上留存着的上百个波斯女奴以及少量小孩被打包出售给了东岸人。总共一百多女奴及二十多个小孩只卖了4500元左右,算是给了东岸人一个小小的优惠,当然东岸人支付的不是现金,而是皮毛和象牙。

  阿拉伯人走后,东岸共和国探索舰队又在莫桑比克岛港口内滞留了一天,然后在10月2曰这一天拔锚离去,航向东偏北,朝马达加斯加岛北端的安齐拉纳纳地区行去。

  出发前他们在莫桑比克岛上雇佣了两个葡萄牙向导,这两人对莫桑比克海峡附近的海域相当熟悉,也有很丰富的航海经验,其中一人甚至远航去过印度。雇佣他们能够极大地加快东岸人对航线的探索进度,你所需要付出的仅仅是一点微不足道的金钱。

  海面上的风浪不是很大,五天后,即1638年10月7曰,华夏东岸共和国探索舰队穿过不过一千多米宽的入海水道,开进了风平浪静的安齐拉纳纳湾。整个安齐拉纳纳湾内几乎全是天然深水区,船队沿着南侧海岸缓慢航行着。岸上极目所能望见之处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间点缀着不少水塘、微型湖泊,水鸟在其中飞来飞去,景色美不胜收。

  不过这样的情景在郭子离看来却很是令人感到忧虑。没别的原因,这个地方可是热带雨林气候啊。气候潮湿不说,岸上还这么多水塘湖泊,这不是天然滋生蚊虫的场所么?要知道,在这个地方被蚊子咬上一口,你就有可能感染疟疾。在缺乏特效药的年代,这种凶恶的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