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 大北方战争 一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完蛋。

  赵贵作为在里加生活了多年的老人,对瑞典的困境可谓一清二楚。他们最喜欢的就是速战速决,最怕的就是战争长期化,但几个敌人这次明显准备很充分,不会轻易投降认输的——几个月就跪了的丹麦除外。

  马车继续前行。周围跟着二十余名大使馆护卫,这些人一边与拥挤在路上的瑞典辎重车辆协调,一边防备有人趁乱劫掠。这两年立窝尼亚的局势可不怎么稳定,因为新登基的国王坚定执行了他父亲在位时的“削地”政策,即在教士、农民和工商界人士的支持下,削减贵族手底下的土地,解放人口,提高国家的收入水平。

  立窝尼亚一带虽然商业也还算繁荣,但毕竟处于东欧地区,农奴制极为盛行,大土地贵族很多。瑞典人如此激烈行事,使得很多贵族趁着战争叛乱,投到了俄国和波兰一边。当地的瑞典驻军虽然第一时间平叛,但被打散的贵族军队散落各方,使得地方上的治安形势迅速恶化了开来。

  好在护卫赵贵的这二十多人都是立窝尼亚当地的好手,东岸人雇佣后又维持了高强度的训练,赵贵也许诺他们及家人将来都可以移民东岸,因此忠心也足够。一路上谨慎小心,不走偏僻小路的话,倒也不至于出什么问题。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赵贵一行两辆马车足足花了三天时间才抵达了米陶城,库尔兰公国的首都。因为东岸人的立撑,以及该国与波兰尚算友好的关系,目前库尔兰公国并未受到任何人的入侵,国内比较安定。再加上战争导致大量立窝尼亚人涌入避难,该国的经济反倒是畸形地繁荣了起来,商业收入大增,让公国的财政总管笑得合不拢嘴。

  赵贵抵达这里后,先与弗雷德里克大公会了个面,重申了东岸对库尔兰的支持。同时,他也通过如今的状况“教育”大公阁下,让他认识到只有在战争中置身事外,才能捞到足够的好处。刚刚因为封冻而停止运营的温道港的最新统计数据尚未出来,但毫无疑问贸易额今年又创新高了。作为中立方,交战双方都在利用这个没被战火波及的港口采购物资,瑞典人采购物资运往里加,波兰人采购物资送往前线,免了数百里转运之苦,库尔兰商人在其中大赚特赚,积累了惊人的利润。

  另外,温道港如今也成了著名的“间谍之都”。瑞典、俄罗斯、波兰、萨克森、丹麦、勃兰登堡等等,都在这里设立了商馆,一边做生意,一边打探各种消息。没人仔细统计过每天会有多少情报在这里进行交易,也没人统计过有多少情报人员在此活动,反正库尔兰公国不在乎,那就无所谓了。

  11月12日,赵贵在米陶城秘密会见了一名瑞典人。此君名叫约翰·帕特库尔,出生在瑞属立窝尼亚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