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赫拉伯里告诉他们,因为苏丹在埃迪尔内过得太舒服了,打算迁都去那片,这一下子就引爆了所有人的情绪。开什么玩笑!大家的家业都在伊斯坦布尔,首都一迁走,还有生计吗?还有活路吗?以后税是不是要涨?这个艾芬迪可真是混蛋,真是大家的公敌,必须要对他进行制裁——阿拉胡阿克巴,BOOM——不好意思,写错了,必须要将他斩首,以儆效尤。

  于是,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他们几乎搬空了埃尔祖鲁姆要塞的储备,杀气腾腾地冲向伊斯坦布尔和埃迪尔内。而在路上的时候,对他们有利的消息不断传来,比如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艾芬迪居然还有空折腾后方,下令将原本的“穆卡塔雅”征税体制(简单来说,就是包税人制度,三年一竞价,价高者得),改成“玛卡里耐”。

  什么叫“玛卡里耐”呢?简单来说,还是包税人制度,但有了一个关键的改动,那就是包税人承包的包税区从三年有效期变成了永久有效期,并且可以继承或者互相转卖。包税人为此所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向帝国缴纳的一笔一次性购买费用罢了。

  可以世袭和转卖的包税人制度?这可真是带劲了!哪怕是智商为十的人,也可以想象到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大包税人吞并小包税人,每转卖一次,包税人都会把成本转嫁到普通纳税人身上,最终结果就是老百姓交不起税,农民逃离自己的土地,手工业匠人关门歇业,整个国家陷入恶性通货膨胀之中走不出来。

  仅仅为了获得一点一次性收入以填补军费空缺以及苏丹在埃迪尔内大兴土木的费用,艾芬迪就要涸泽而渔,破坏国家的根基,这还是人吗?每个听到这种消息的人都恨不得阿拉胡阿——都恨不得立刻拔刀杀了这个奸贼。于是,农民、工匠、知识分子甚至是底层神职人员纷纷占到赫拉伯里这一边,在他进军的陆上提供一切帮助。

  赫拉伯里一边派人收拢这些投奔者,一边拣选精锐快速进军,一路狂奔突进,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抵达了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军帕夏麦扎茂特·侯赛因率舰队来援,将赫拉伯里的几千精锐骑兵送到了对岸。这个时候,还在埃迪尔内打猎兼宠幸后宫的穆斯塔法苏丹居然还没得到消息,简直可笑——或许是艾芬迪的人隐瞒了吧,但无所谓了,现在苏丹的态度已经不能决定事情的走向。

  伊斯坦布尔的市民们热烈欢迎赫拉伯里军队的到来。尤其是那些被拖欠了两年军饷的士兵们,他们将军官扣押在营房内,簇拥着赫拉伯里的骑兵,向艾芬迪的老巢、著名的艾哈迈德苏丹清真寺进军。一路上,成千上万的市民、匠人和商人们加入了进来,气氛十分热烈。

  赫拉伯里的骑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