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方巨人”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了商店进行大采购,其他啥也没干。因为开普敦是自由港的缘故,这里的商品价格并不贵,且数量极多,和本土大城市一般无二,因此你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海量的船员流连于各家商店,采购各种别处很难见到的商品——最关键的,价格便宜。

  这个年代,远洋航行风险莫测,且一去就是一两年时间。要是收入不能让人满意的话,说真的,就没几个人愿意当水手了。东岸共和国就曾经经历过这个阶段,一度闹水手荒,撑死了跑跑近海,跑远洋的很难招募,或者招来了也无法长期留住。当时甚至都已经被迫大量使用外籍水手来填补缺额了,可见缺人的情况有多严重。

  再后来,东岸交通部不得不出台一系列措施,提高水手收入。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将水手的私人采购商品免税额度合法化,即允许水手们采购一定额度的免关税商品,使得他们的收入大大提高,水手这个职业的受追捧程度也渐渐提高,这才扭转了人力不足的窘境。

  如今“东方巨人”号的水手们就在大肆采购商品,船上有统一的空间存放,只要不超过规定额度,一切都没问题。另外,按照帆船时代留下来的老传统,每个水手的私人物品箱里也可以存放一些商品。理论上来说这是不合法的,但传统就是传统,几百年来各国水手都是如此,东岸官方自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物品箱不大,又得放置生活用品,夹带一些东西也无所谓,就那样了。

  开普敦商业区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来自欧洲的商人或水手。事实上这是一个大型的贸易集散地,很多国家的商人都选择把商品运到这里出售,然后买回自己需要的东西运回目的地。比如印度的荷兰人在这里采购武器弹药及来自欧洲故国的商品,然后出售包括锡兰宝石、椰干、旁遮普生丝等印度商品。这节省了他们的航程及采购成本,同时降低了风险,好处颇多。唯一的不爽,大概就是很多商品被开普敦商人——不管是东岸人还是外国人——给控制了,被他们额外吸了一层血,这似乎也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何坚持由本公司商船全程运输香料为本土的原因,他们是真的不想被开普敦商人控制了香料贸易,因此宁可冒点险,增加点成本,也要亲力亲为。

  如此繁荣的商业,自然也给开普敦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同时也给本地民众提供了众多高收入的优质岗位。毕竟大街上那林立的店铺、扎堆的银行及众多的旅馆、酒肆可不是假的,再加上众多外国商人在此投资地产,这座城市要是不繁荣,人民工资水平要是不高,可就真的没天理了。

  “东方巨人”号的水手们下船后,船上一批特殊的“客人”也在码头管理部门的指引下,到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