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亚(九)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提供足够的肉食。一方面生产更多的优质皮革和润滑油出来,这都是很赚钱的项目,而公司恰恰很缺钱。”

  话说火地岛及其周边岛屿,因为万年来人迹罕至,再加上渔产不错,因此一直是海豹、海獭、海狮、海狗等动物的乐园。在南太平洋航线开通后。南铁公司手头的人口数量大增,目前他们打算往岛上派遣更多的人手定居。以捕猎此地丰富的海豹等资源,给公司发展换取足够的资金。要知道在如今的东方港。随着居民手头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一张一等海獭皮的拍卖价已经飙升到了五十元左右,二等海獭皮也有二三十元,就连海豹皮目前也涨到了八元钱一张,利润极大。

  更何况在这过程中还能产生大量堪比鲸油的高级润滑油,卖出去也是一大笔收入,而火地岛上这些动物的数量据估算加起来可能足有七八十万头之多,如果定下规矩限量捕猎的话,这就是一个长期生意。法国人千辛万苦到魁北克去是干什么的?获取皮毛啊!法国人都对这些优质皮革趋之若鹜,那相对富裕的东岸百姓难道就不消费了?怎么可能!

  不过虽然打定主意捕捉这些两栖生物,但为了避免滥捕滥杀导致种群灭绝,必要的章程还是得制定出来的。比如捕猎过程中不得使用火枪(死于火枪下的基本都是行动不便的母兽,另外还会有海兽尸体沉入海底,太过浪费,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火枪捕杀效率过高)、不得捕猎母兽、只准捕猎一定岁数以上(一般是三岁)的海兽、部分地区设定为禁猎区、每个海兽栖息地的捕杀数量由农业部官员每年实际视察后确定等等。如果这些章程都能被严格遵守的话,那么理论上来说,海兽的数量不会减少,东岸人每年仅仅只需要动用“利息”就足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财富了——如果将海兽的总数视为“本金”的话。

  当然就蒙虎的个人意见来说,他是很不赞成这种捕猎行为的,他是个“驴友”,更是个环保主义者,对动物也很喜爱。在他看来,虽然划定了种种所谓的“规矩”,即便不能使用火枪,但他相信在那些山丹老猎人的带领下,蜂拥而至的明人移民肯定会极有效率地大肆捕杀这些海兽,从而使得它们的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

  他可是看过那些山丹人是如何捕猎海兽的:薄薄的一张网往往就能很轻易地网住一头海豹;几个人从海上一围,惊慌失措的海狗就会朝岸上游去,然后他们只需拿着木棒猛击海狗的头部就能获得完整的优质皮毛,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总而言之,他是绝对不会相信这些人会老老实实地按照法律来捕杀海兽的,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在南铁公司的默许下,肯定会有很多人铤而走险,对海兽展开滥捕滥杀。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