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南(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东岸地区最后一个成规模的查鲁亚人部落。为了这事,蒙虎这厮还在杂志上发表了《最后一个查鲁亚人》的纪念文章,文中的圣母味浓郁得让田星这种新一代东岸人都闻之欲呕。

  作为常年在乌江地区走动的情报官员,田星清楚地知道这个名为冯格庄的定居点(位于后世乌拉圭PoloSolo小村附近)设立没多久——也就这几个月的事情——当时移民部往这里送来了七八百名来自山东莱阳县的移民,然后又从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了二三十户老国民,然后将其打散混居,便最终形成了这个新定居点。

  不过你可别被这个定居点名字里带着的“庄”字给迷惑了,这里虽然确实也像个大村庄,可在乌江地区行署的地图上,这儿可是正儿八经的乡级定居点,名曰“冯格庄乡”。国家开拓总局早些时候已经提前在这里建设好了一些居舍,新移民到来后,西北垦殖银行立刻与他们签订了房屋购买的按揭贷款合同,然后这些明人移民便高高兴兴地住了进去。

  这些移民的到来其实也和西南铁路的修建有关。众所周知,热那亚人将陆续投入数千万里拉的巨资在东岸修建这条全长超过400公里的动脉级铁路,而其终点便设在乌江之滨、离拉普拉塔河也很近的靖江港。作为当初签署协议时的条款,东岸人给予了热那亚方靖江港码头三十年的专营权,前提是热那亚人继续投入资金和人力将靖江港码头续建完毕,同时也要清理一下附近的航道,以免大型海船航行时不幸搁浅。

  因此,热那亚人后来便陆续派了五六百名西西里人来到靖江港,甩开膀子建设起了码头,至于建设所需的海量物资嘛,正好东岸建筑材料公司在靖江港开设了分厂,砖头、水泥、石灰、砂石可以供应相当一部分,这码头的修建成本倒是便宜下来了一大截。

  而在本月(6月),热那亚方面提前派人到靖江港向国家铁道总局的人知会,下个月很可能将有一艘满载那不勒斯劳务工的船只抵达靖江港,然后开始全力修建西南铁路靖江镇——新地乡这一段不到20公里的线路。而在修完这段后(预计将不是很慢),铁路线将继续向内陆地区延伸,而其下一站便是这个冯格庄乡了,故此番国家开拓总局在这里设立新定居点,并且还移了近千移民过来,为的就是日后充分利用上这条铁路干线。

  “政府倒是把这个铁路沿线的城镇看得很重要,还让我们亲自去乌江对岸的河间地区采买了一大堆河间奴回来,为的就是修建这里的配套城建设施。但这里的居民却一个个安逸得不像话,哪有我大东岸志士们该有的奋发之气?”一名随从也看着这座雾霭里的宁静小镇,歪嘴道“想当年国家初建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