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六零章 诱敌深入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般来说,秋收后往往是征战的好时节。秋天收获的粮草很丰厚,可以为大军提供足够的供应。

  不过,秋天开始的战争,往往不会延绵太久,特别是在北方。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大雪封路之后,军队的机动力一下就会下降到让人抓狂的地步,运输自然也会受到极大的阻碍。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所谓人定胜天,只要为将者愿意,冒着落雪的风险,甚至在大雪中作战,都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刻的河北,就上演着这样一幕。

  “启禀主公,冀州大军分兵三路,中军已过贝丘,并不停留,长驱直进,往平原而来!”

  “哦?”王羽眉头微微一挑,问道:“三军各由何人为将,行军路线如何?”

  “北路是张杨的一万河内军,经清河,过夏津,兵锋直指鄃县;南路是曹仁的一万兖州军,在贝丘与中军兵分两路,经博平,过灵县,兵锋直指高唐;冀州本队和高干的并州军做一路,共计马步五万余,行军路线与我军相同,直取平原而来。”

  “果然来了,而且还分了兵,而且还分得这么远!”太史慈大喜,高声请战道:“主公,末将愿为先锋,催敌锋锐!”

  “子义莫急,先问清楚再说。”徐晃拉了太史慈一把,低声道:“吃了这么多亏,袁绍怎么可能随便分兵?以某观之,其中必有缘故。”

  “不分兵,他怎么护得住侧翼?这么多兵马,难道会不顾粮道的安全吗?”太史慈撇撇嘴,显然没往心里去。

  华夏的战争史相当漫长,万人以上规模的战争也是数不胜数。不过,交战的人数超过十万的战役中,实际参战的往往只有一小部分罢了。

  比如还没发生的那场淝水之战,苻坚的西秦大军虽然号称百万,但参战的人数可能连十万都没有。根据历史记载,苻坚的先锋到达襄樊的时候,后队的兵马还远在长安城没动身呢。

  所以说,兵多不见得就强,不能将兵力调配妥当。合理安排,兵越多,战斗力反而越差。

  想想看,若真是十万人挤成一团,那行军速度得慢到什么地步?此外。河北虽然地势相对平坦,可是,想找个能展开十万以上兵力作战的战场,还真就不怎么好找。

  更重要的是,将所有兵力缩成一团,也不利于防守粮道,很容易被人给迂回过去。

  所以。正常情况下的行军,都会将部队分成几个部分,前锋开路,主力居中。侧翼呼应,屏蔽敌人的迂回路线。

  “而且,主公一直也强调说:战术可以千变万化,战争的思想却永远如一。战争中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调动对方,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对方弱势兵力,蚕食对手等一系列手段,创造出局部胜利,然后通过对局部优势的扩大来获得最终胜利。无论战术怎么变,其实都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