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百章 河北终战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初平二年,十二月二十三,弥漫在河北大地的烽烟终于燃烧到了最浓烈的一刻!

  青州刺史,大汉骠骑将军王羽,与冀州牧,车骑将军袁绍会战于平原城下,胜,而未尽全功。就在袁绍军弹尽粮绝的一刻,匈奴屠各部大单于,于夫罗,率众倾巢而出,部族精锐共计两万四千骑,声势浩大的横跨冀州,五日内强行八百里,赶到了平原战场。

  在战场上胶着着的各方得到消息的时候,胡骑距离平原城,只剩下了二十里,转瞬及过的二十里路程!

  经过了大半年的鏖战,大半个河北的军事力量全部集结在了大河之畔。

  酷烈的大战,一触即发!

  鸣石山上的鼓角声中,终于再次有了激昂之意,山下营垒中的大军,依旧悻悻然的没什么气势,连战旗都给人一种有气无力的感觉,远不像其他几路人马那样迎风招展,猎猎生威。

  人的情绪会造成这样的影响?听起来很怪异,可实际上一点都不奇怪。吹过平原的风是一样的,但战旗这种东西,毕竟是擎在人手中的。旗手没精打采,还能指望看到旗海如林,旌麾蔽日的景象吗?

  张颌等人对此多少有些体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饥寒,在这寒冬腊月的时节,失却了大半辎重,真的是很要命的一件事。

  要不是胡骑实在太强势,冀州众将原都是要投降的,不用做其他事,只要王羽把辎重一烧,或者运到城里去,就算打赢了这仗又有什么用?

  “王鹏举骁勇善战,武功盖世。世人尝以项藉比之,以今日之事观之,这一比确是很有道理。”

  此刻,众将都在营内敌楼观战,不时有人发表些感慨,现在说话的,正是冀州上将张南。

  “正南此言何解?”张颌没说话,大将焦触与张南交好,倒是相当凑趣。

  “当日高祖以天下得失问于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却不能与天下同利,故而天下终归于汉。由此可见,这治国以仁。而不以功论酬者,其实是长久不了的。”这时代武将臣的区分其实不太大,张南随口引经据典,说的也是头头是道。

  “正南言之成理。”张南的话顿时引起了一阵共鸣,大将蒋奇出身魏郡名门,听了这话,当下也是一脸的忿忿不平:“我等虽败。但还有万余兵马在手,王君侯若要主持冀州,稳定地方也用得上我等。这许多好处,难道还不值得他稍加重视吗?”

  “就是。就是!”

  “据说当年那项藉,每每到了分封属下的时候,总是迟疑不决,将印信拿在手里摩挲。直到印信的边角都被磨平了,还是迟迟授不下去。我看呐。这位小霸王,倒是和那位霸王同出一辙,或许是刻意效仿都说不定。”

  说话的尹楷出自大儒卢植门下,说起来和公孙瓒、刘备还有同窗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