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二六章 招降纳叛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声这东西,压根就不能信。

  又高又胖的淳于琼被捆得跟肉粽似的,忿忿不平的想着。

  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呐,要不是错信了许子远那厮的名声,自己怎么会落得这般田地?

  左右看看,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连逢纪、辛评之流都出现在了队伍之中,淳于琼先是一阵悲凉,继而更加愤怒了。这么多人都没逃掉,偏偏被那个卑鄙龌龊的许攸给跑掉了,这天底下还有没有正义和公理啊!

  奈何现在是阶下囚,身边熟人虽多,但都是被人押着的,他的一腔怨愤却也无从述说。憋了一阵,他突然发现,身边的看守并没怎么严加看管,只要动作不太大,还是有和其他人交流的机会的。

  他往前拱了拱,凑到了阴夔身边,低声问道:“里面正审着的是谁?好像已经很长时间了吧?”

  阴夔看了他一眼,不待回答,可想了想,突然又改变了主意:“是审正南。里面不是在审问,是在劝降呢。”

  “劝降?”淳于琼眼睛一亮,语气急促的问道:“不是说王君侯对世家出身的名士有偏见,统统不予招纳的吗?”

  “哼,那都是谣言!”阴夔鼻子里哼了一声:“淳于将军,你来的晚,可能还不知道,之前虽然被斩了几个,但同样也降了好几个了。传言不可信,王君侯并不算嗜杀,倒是有几分任人唯才的意思。”

  “都谁啊?”任人唯才还是唯亲,对淳于琼来说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王羽招降纳叛的标准,好求个活命的机会。

  “陈孔璋……据说王君侯请他去泰山书院讲学。”阴夔轻声道出一个名字。搞得淳于琼很是颓丧。

  “他啊……那咱还真比不了。”淳于琼很失望,陈琳的诗可是一绝,在朝中也是很有名的,而且还不算是袁绍的嫡系,属于边缘人物,和自己完全没有可比性。难怪阴夔这厮看起来不急不躁的呢,原来他心里有底啊。

  “还有荀友若……”阴夔又道:“王君侯倒是没招揽他,听说就是问了些家事,然后就给放了。说是还让他向家中的某些人致以问候。”

  “这个啊,咱也没法比……”淳于琼再叹一口气,颍川荀家,还是很有几个人才的,荀谌自己差了点。但荀攸、荀彧那对叔侄可是了不得,王君侯想借机卖荀家一个人情,也是应有之义,运气好,说不定还能给曹操添点堵呢。

  “还有呢?”

  “第三个就是审正南了。”阴夔向帅府努努嘴,然后招招手,示意淳于琼附耳过来。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审正南一开始大骂不绝,但王君侯却没动怒,其他人一见面就乞降,却……”

  “当真?”淳于琼眼睛更亮了。

  “多少人都听见了。焉能有假?”阴夔意味深长的说道:“王君侯是个极有气魄的人,想来对慷慨豪壮之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