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七四章 不谋而合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镇压叛乱、全面清剿、肃清残余……和历史上大多数的叛逆事件一样,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等到诸事告一段落,已经到了夜半时分。

  这一切都没用王羽插手。

  实际上,在不熟悉的地方进行巷战,他的五百精骑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只要他按兵不动,就能给城内的叛党造成极大的威胁,从而加快平叛的速度。

  依照王羽的意,他是准备在城外安营,等天明后再进城的。不怕别的,陶谦的身体状况是个大问题,在这件事上,张宁不会,也没有理由欺骗他。

  可陶谦却一力坚持要他入城,不但要进城,而且还摆出了要彻夜长谈的架势,搞得王羽非常担心。

  “陶公,今天已经这么晚了,又闹腾了这么久,您还是先安歇吧。”王羽劝道。

  “呵呵,鹏举啊,你用不着太担心,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老夫每次看见你雄姿勃发的样子,就高兴啊,这身体也像是年轻了几岁似的。”

  陶谦呵呵笑着,把着王羽的手,上下打量着,随后又看向王羽身后群英,饶有兴致的说道:“这几位就是骠骑军的后起之秀了吧?让老夫猜猜……这位银甲银枪的,一定就是斩曹仁,诛丑的常山赵子龙了吧?”

  “不敢,赵云见过陶公。”赵云抱拳一礼,早在投入王羽麾下之前,赵云对陶谦就有所了解了,老人曾在幽州当过刺史,那几年边关一直波澜不惊,故而在边地享有很不错的风评。

  “好,好。”陶谦也没多说,拍拍赵云的手背。看向魏延:“这位将军一定就是力举千斤闸的义阳魏长了吧?果然虎狼之士耳……这二位,应该就是从荆州来的贵客了吧?贾和和田元皓的弟子,将来定然是要青出于蓝的……”

  他随口评说,竟是将众人的身份和事迹说了个一字不差,连王羽都有些惊讶了。

  “陶公,您这是……”

  “呵呵,不瞒你说,青州的事,老夫都知道。之前是那个李校尉。后来又是张家那小姑娘,老夫没事就向他们打听青州的人物,自然知道的比较清楚。资料和人对起来有点麻烦,不过老夫虽然老了,可还没糊涂。这不,一位也没认错吧?”

  陶谦笑着,说着,满面红光的模样,全然不像是个哀哀垂死、行将就木的老人,倒像是个孩子在炫耀引以为傲的成绩一般。

  越是这样,王羽越是心惊。‘回光返照’四个字,一直在他心头盘旋。可也没什么办法。他纵有拔山摧海之力,也奈何不了生老病死这样的自然规律啊。

  带着一丝追忆,陶谦感慨万千道:“老夫少年的时候。就很向往在沙场上纵横捭阖了,那时老夫是十四岁吧,在乡间带着一群顽童,挑着块破布当做战旗。骑着竹马嬉戏……在孟津的时候,鹏举你就是十四岁吧?”

  “那时小侄已有十五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