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六五章 强渡黄河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激流如箭,水声震耳。

  孙策手按佩剑,伫立在大河之畔,望着滚滚波涛,奔流不回,一股浓烈的悲壮在胸中回荡不息。

  他还没得到修武大战的消息,但王羽南下的情报却在第一时间被送到了他的面前。尽管孙策打从心底里不认为曹操会败给王羽,但于禁、贾诩各部的动向却已表明,曹操已经成了众矢之的,有被围歼的危险!

  当然,曹操用兵老道,不会那么容易就范。可有一点是不存在疑问的,那就是时间已经变得相当紧迫了。

  没有时间继续与敌人周旋、试探了,要么进,要么退。退,不符合孙策的性格,会让他无颜见江东父老;进,则是破釜沉舟,不留退路的亡命一搏!

  高唐空虚,守卫者的兵力不足,却拥有黄河天堑可以凭依,孙策和夏侯渊进兵途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这个。

  河岸线这么长,孙策本来觉得寻一处薄弱点渡河不难。结果实际一操作才发现,敌人比想象中难缠得多,高唐至茌平这段距离上,敌军竟是处处布防,一点空隙都没留下,给渡河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在河对岸主持大局的陈到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名将,但此人却将细致谨慎四字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对峙的这几天,孙策一共发动了十次以上的试探攻击,夜战、突袭、声东击西、瞒天过海等策略挨个用了个遍,却始终没能在对岸的防线上撕开缺口。

  时至如今,留给孙策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少,最终他心一横,准备发动强渡。

  为了配合孙策的攻势,夏侯渊已经于两天之前率部离开,向东急行,目标直指济南国西面重镇――历城。

  夏侯渊这么做是出于围魏救赵的目的,若不能对张辽、黄忠进行有效牵制,强渡期间的江东军面对的就不仅仅是被半渡而击的麻烦。还很容易陷入两面夹击的危局。

  孙策心知,夏侯渊毅然东进的目的,未尝不是想通过对青州腹地的攻击,化解青州军对曹操主力的围攻之势。可既然两家一直肩并肩的战到了现在,细节上就没必要分得太清楚了。

  在情在理,他都只能将强渡进行到底!

  就在修武大战的隔天,孙策亲自督师,向黄河北岸展开了强攻。

  担任先锋的是陈武、韩当两员大将率领的一万江东精锐,孙策自领一万兵马居中,以为后劲。刘备带领五千人马在后方警戒的同时。还担负着指挥远程部队的职责。

  朱桓奉命为大军建造浮桥。在他的指挥和逼迫下。上万民壮腰里栓着吹涨了气的牲口尿泡,扛着木板、竹竿和绳索跳进了湍急的河水之中。

  黄河水本就以水流湍急而闻名,惊涛怒吼着撞击在礁石上,人要是被卷进去。一下就会被拍进水底,被湍流卷走。更可怕的是水下的暗流和水面上成片的漩涡,无论水性有多好,只要被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