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二章_穿成农家老太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到文氏母子退下去后,徐世子有些惭愧的对老夫人道。

  “对不起,娘,让您失望了,都是儿子教子无方,才会使得景年有负您的厚望。”

  老夫人叹了口气道。

  “这事也怨不得你,当初家里受上面的猜忌,娘也只能选择顾眼前,才会为你选择与咱们不是一条道的文氏为妻,若不是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不管是文氏,还是景年这守成的性格,对我们家而言,其实利大于弊。”

  可是最让人不甘心的事情就在于,徐家现已今非昔比,形势大变,他的妻子却是一点都意识不到,如今明明有大好机会摆在眼前,徐景年若是不这么保守,不遵循他娘教他的那套,他们完全可以趁机扩大自家的影响力,也能趁机争取到太子殿的好感。

  作为异姓之人,能坐到国公的位置上,爵位方面算是到头了,可是徐家在先帝时期被贬爵,又遭猜忌后,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已经所剩无几。

  当今皇上继位后,为感念外祖家对他的维护之恩,将他的舅舅晋为柱国公,也算是报了恩。

  可是柱国公本人还在边关驻守,现在是康平九年,徐世子入朝为官也就这几年的功夫,纵然他本人深受信重,可是徐家其他人还没来得及崭露头角,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远不及当年。

  在皇上身体欠安,根本支撑不了多久的情况下,想让徐家继续保持当前的势头,仅徐世子本人能受下任新帝的重用,是不够的,还需要徐家下一代也能受到新帝的信重,至少需要两代人的努力,才能帮助徐家再次稳住地位。

  而徐家也完全有这样的先天优势,却因他儿子不争气给白白错过,实在让徐世子很不甘心。

  “这事怨不得娘,嫁入徐家近二十年,文氏但凡愿意放下她的那点清高,对家里的事多上些心,就不至于在私下里将景年教成这样,让我们想要纠正,都纠正不过来。”

  听到儿子的话,老夫人没有什么表情,文氏要是真清高也就算了,却又掩饰不了对出身与家世的重视与计较。

  因为文氏自己出身书香世家,只是名上好听,实际上只能算是小门小户,哪怕成了柱国公世子夫人,也总有些底气不足。

  即便这些年来,一直有她带着外出应酬,文氏还是不自觉的心虚,在外虽有待人谦和有礼、八面玲珑的好名声,实际上在言行之中,总是颇为推崇那些出身好的人,让她这个做婆婆的看着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儿媳不比亲生女儿,顶多只能放敲侧击一下,能不能领悟,只能看其自身,不好将话说得太直接,伤了情面。

  犹豫了一下,徐世子终于说出自己盘算已久的一件事。

  “依儿子看,那乐阳县主虽然原本的出身也不高,身上却有着难得的将门之风,锐气十足,与景年的性格正好互补,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