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 又一本书_大宋有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这么着急,为何又要待在开封不马上走呢?不是洪涛不想走,而是暂时走不了。高太后下了懿旨,说是两年没见到皇孙,又恰逢六皇子生日将近,打算亲自操办操办,所有能来的皇家成员都得参加。

  亲妈说要给孙子过生日,神宗皇帝再怎么有戒心也不能拦着,过就过吧。于是洪涛就得老老实实在开封城里等着,等六皇子过完生日再亲自护送他去大名府。

  那闲下来的这些日子里干嘛呢,除了陪着妻子女儿之外,洪涛又开始写书了。也不能叫写,应该叫编纂。

  和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一样,都是对别人知识的总结。区别就是人家有个很深邃、很文艺的名字,洪涛这本书名还是大白话《矿、煤、铁》。

  在这本书里,洪涛用莲儿记录下来的工匠经验,再加上自己从后世带来的知识,粗略的概述了一下探矿、辨识矿石、采矿和提炼金属的技术。

  洪涛认为是粗略,但是在胡家、武家、周家人眼中这本书简直就是上吊绳。有了它,随便是个人就可以无师自通学会他们赖以为生的手艺,然后他们这些手艺人就没饭吃了。

  “诸位,本官可曾害过你们?”面对几家人的苦苦哀求,洪涛又开始讲课了。

  “……”这个问题瞬间就得到了回答,一片摇头。

  “对嘛,诸位目前的手艺为何值钱?精髓并不是书中这些简单的道理,而是长年累月总结出来的经验。本官这本书里讲的东西,从诸位手下随便找个学徒一年的徒弟就能做得差不多,有何可惧?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庞大的市场和从业人员支撑才能兴旺发达,光靠诸位收几个徒弟从什么都不会开始教授,一辈子能教出几个称心如意者?但有这本书就不一样了,它能让更多年轻人不用拜师学艺就可以掌握至少一年学徒工的技术。诸位再从这些有点基础的年轻人里挑选人品头脑手艺俱佳者带在身边,岂不是事半功倍,本官可否讲明白了?”

  洪涛真没忽悠工匠们,这本书中所写都是很浅显的道理和经验,光靠看书很少有人能自学成才,更不会抢了工匠们的饭碗。

  “……大人说的自然有理,可各家徒弟都已足数,不曾缺失,为何还要选更多人?”众人依旧很整齐的摇着头,真诚实,没听懂就是没听懂。

  “……这个吧,原本这些技艺难登大雅之堂,但本官认为它们并不比考取进士差,将来很可能会与进士比肩。但想做到这一步就必须有书、有学堂、有一整套体系,才能逐步提高诸位的地位。”

  听不懂正常,这些老工匠很多以前连字都不认识,这几年能达到扫盲水平并掌握一些术数基础已经很难得了。

  其实把这番道理和他们的子侄辈讲更容易沟通,可惜目前还是师承传授风俗很重的年代,不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