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义求利_李世民遗嘱:李治,皇位是你哥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臣以为不可。正所谓商人重利轻义,若是人人都重利,那着伦理纲常岂不是得乱了。”

  李世民听了眉头微皱,重利轻义很容易将道德观念给扭曲,比如常见的笑贫不笑娼,不过这都是小问题。

  所有人明白房玄龄的意思,大量的财富流落到商人的手中,而商人通常则是购买土地。

  这会带来财富的流通问题,土地的兼并问题,以及对农业的损害问题。

  褚遂良则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开口道:“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圣人又言:‘以义求利’。

  臣以为行商者,当以明白义理,便可牟利,做那义商。

  若是懂得此等道理,便不会做那见利忘义的小人,而是会成为以义求利。”

  不少人听了连连点头,这说的是孔子的徒弟子贡,他同样是商人甚至在现代被当为商人的鼻祖,认为是中华儒商的第一人。

  这句话便是孔子教导子贡和其他徒弟,可以追求利润但不能违背道德和律法,而是要做义商。

  但众人都明白,说起来做起来难。

  人家凭自己本事挣钱,做义商是道德高尚,不做则也是很平常的事,用道德去约束他人这很难。

  而正在此时,魏征站了出来,对着两人说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若是以义理去约束他人,恐怕只是一纸空谈。

  吃过仁肉的狗是为野狼,心中对人的半点畏惧,这等野狼在无法驯服,只能杀死。”

  话粗理不粗,资本的就是追求利润的,见识到了利润的商人就好像吃过肉的狗,再用儒家的那一套行不通的。

  房玄龄认为商业可以干,只不过不能这么光明正大,可以像以前一样偷偷的干。

  而褚遂良则是经过诸多的商业家族建议,觉得反正可以争取一些地位什么的,自己做义商也行。

  魏征则表示做义商压根不现实,用道德约束人更加不现实。

  一时间,众人争论不休,各持各的观点。

  争论了半天,众人看向十分头疼的李世民以及正在发呆的李泰。

  最后,众人争的面红脖子粗,也没能分出个胜负,只能朝着李世民行礼道:“请圣上裁决。“

  李世民吵得脑壳疼,将目光看向李泰说道:“太子可有什么看法?”

  李泰缓缓站了出来,在众人的注视下开口道。

  “回父皇,儿臣以为商业有利有弊。

  如今的商会贩卖的琉璃,香水,牙粉,皆是对大唐有利的商品。

  以往每年这个时候的大唐百姓买的是那外国的宝石和香料,无数的银钱流出他国。

  而今年则反了过来,商会挣了无数的银钱。这是其中大利。

  而大弊则是众多的家族获得了银钱,他们会购买土地让农户失去土地。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儿臣以为父皇加入商会正好可以监督商会的所作所为,避免这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