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分节阅读_60_浮世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京时即遭虐杀。一切的希望变成了幻影。她摆脱探子,冒险潜回了南京。她哭着回去。

  她悲恸地在南京转悠了半月有余,费尽周折,然而出乎预料并令她激动不已的是:她在南京鼓楼医院获悉到那里曾收留过月仙的情况!

  这一线索,把她的世界彻底地改变了过来。她满怀祈望地继续追寻下去。

  两天之后,她在新街口附近的小巷里,找到了甫一出生就被抱离她的女儿——已经八岁多的女儿。经过努力,她带走了已聋哑了的被人家领做童养媳的芽子。她高兴得痛哭流涕,同时给人家跪下了。

  但是线索就此断了,现实严峻地告诉她:月仙已经遇难……

  有人指着江边的荒地告诉她,说亲眼目睹了(月仙?)那一拨苦力被射杀殆尽,一个不剩——

  “惨啊!鬼子不让人活啊……”

  二十

  一九四二年一月初,悲喜交集的莺时带着芽子前往后方。此间,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了上海英美租界,她料想上海是不能回去了,南京又不宜久留(愁云惨雾日甚一日)。她于是打定主意,决定赴后方去投奔好友晓静。她只剩下一个念头:不管处境如何,也要把女儿抚育成人!

  “月仙!……”

  她离去时站在船板上对着江边喊一声,已是泪流满面。

  她想象不出自己的生活还会出现怎样一种局面。生活像一团雪球一样不断向前滚去,她越来越感到沉重。然而往事的追忆又凶猛地涌上心头,她一面带着忧郁的温情爱抚着苍白懵懂的女儿,一面满怀着绝望的痛楚不堪的哀伤眯起了双眼:她的心脏是愈来愈收紧了!

  二十一

  一九四二年六月下旬,历经近半年之久,莺时母女从南京辗转至重庆,又从重庆经贵阳到达桂林。母女俩没有在重庆安顿下来,不仅因为好友晓静已离开陪都以及陪都的混乱,还因了忧惧驻扎于此地的侯天奎。

  其实侯天奎早在二月份就已随中国将士组成的远征军奔赴缅甸,负责协同英、缅军对日作战,以打通中国对外补给线。远征军入缅后浴血奋战,屡挫敌军,取得了东吁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争夺战等胜利。但进入五月,战局失利,加上当地雨季泛滥、传染病流行、部队断粮,官兵闯进野人山,陷入绝地。据后来盟军公布的资料,中国远征军入缅参战的总兵力有十万人,伤亡六万余人,其中有五万人死在野人山。而在阵亡名单中,侯天奎赫然在列。

  一切都充满了迷茫和不可预测的烟雾。当无助和绝望再次在她的心头滋生蔓延之时,在一位叫孟蕻槐的剧作家的帮助下,母女俩最终转抵桂林。

  此时的桂林偏安一隅,除了许多难民涌向这里,也聚集了大量的作家、剧作家、画家、戏剧演员、办刊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