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章 巨鹿的尾声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燕赵大地难得的一个艳阳天,似乎在为秦王的受降,增添一些喜庆的气氛。

  事先,赵歇已经派使臣向秦王报告,将于巳时时分,开城门投降。

  一大早,王贲组织新军出营五里,来到巨鹿南门城外的旷野上,排成整齐的军阵。

  从巨鹿城上望过去,整个大秦锐士们,横成排,竖成列,刀矛林立,盔甲鲜明,整齐威严。

  巳时时分,秦王的舆驾,在众将士的簇拥下,来到军阵前,傲然屹立。

  当中,秦王大纛,高高招飐;各军旌旗,迎风猎猎;黄金钺斧,灿若霜雪;曲柄伞盖,羽葆仪仗,排列左右;七重御林军侍卫两侧,一派王者气象。

  不一时,城门缓缓地打开。

  在一派凝重的气氛中,赵王歇等一行上百人,皆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色装束,鱼贯而出。

  赵歇坐在白马拉着的素车上,两手反绑,身后拉着一口棺材,嘴里衔着玉玺,左边随从牵着羊(羊在古时多用于祭祀,表示自己把受命于天的国祚交出),右边随从拿着茅草(请降之意),出了城门。

  这是古代君王投降的专门仪式。

  如此,投降方主要向受降方传达三层意思:

  一是五花大绑,表明自己毫无还手之力,对受降者已经没有威胁;二是穿白衣素服,抬着棺材,表示可以随时赴死,随意受降方处置;三是献上的玉璧、玉玺、兵符这些权力的象征,表明要将土地、人口、军队毫无保留地交出。

  走到距离秦王舆驾三百余步时,赵歇下了素车,膝行至秦王面前,跪在地上叩首,口称:

  “赵歇罪孽深重,冒犯尊颜,甘愿受死。”

  赵歇的太子、妻子儿女等二十多人和王公贵族,以及张耳等数十位大臣也一起跪倒在地,齐齐口称:“罪该万死。”

  秦王命人收过玉玺、兵符等物,又命人解开捆绑赵歇的绳索,再下令放一把火,把赵歇携带的棺材烧掉。

  作为胜利的一方,秦王是第一次剿灭一国,也是第一次受降;所以,他事先了解了一下这方面的仪式流程。

  毕竟这种仪式,以后还要多次重复,学习和掌握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

  解开赵歇捆绑的绳索,接过玉玺,表明自己是仁义之师,是替天行道;用火把烧掉棺材,表示自己的宽宏大量,已经宽恕了对方。

  随着一把火起,烈焰冲天。

  秦军将士,齐声高呼:“万岁,万岁”。

  声音响彻云霄。

  随赵歇出降的王公贵族及大臣们,心里暗暗松了口气。看来,曾经的长平记忆,已成过去,传说中的秦王仁义,果然名不虚传。

  与此同时,巨鹿城内外,十三万赵军将士,也已放下了武器,徒手列队走出城外投降。

  秦王令王贲组织军队受降,并再次严格重申优待俘虏的军纪,妥善处置这些战俘。

  按照秦王的嘱咐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