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 捉襟见肘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学室之议告一段落,丞相子婴出班奏道:

  “自大王颁布《废止无偿劳役令》后,臣遵照大王的诏令,停止修建阿房宫、始皇陵及都中的建设,共有四十余万役徒在遣散之列。”

  “但众役徒得知我朝颁布的《授田法令》《开垦新田令》后,大多不愿就国,情愿留在关中为民,共有三十余万滞留都中。”

  “目今面临的问题,关中各郡县自《租税法令》颁布后,由于降低了田租为十之缴二,原来的闲散土地,很快被在籍农民抢先耕种了。”

  “加上释放了三十几万的奴隶,使得剩余的土地,捉襟见肘,不敷分配。”

  “遵大王所嘱,普天之下,民无论贵贱,皆为大秦子民;籍不分东西,理应同样待遇。”

  “臣与各郡县协调多次,好歹算是安置了十万役徒,还有二十几万,无法安置。”

  “臣请廷议,对这部分役徒,该如何妥处。”

  这真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一个月前,大臣们还在为兵员不足和农田荒芜束手无措,现在,农民抢着种地,役徒想留在关中为民,前后的差距,咋就这样大呢。

  太尉王贲出班奏道:“臣有一策,可在这部分役徒中,征集士卒,既能补充前线之兵,又可以军功奖励,使之得到土地和民爵。”

  郎中令盖聂出班奏道:“臣建议,将役徒中有手艺的工匠,择技能娴熟者,补充刚成立的匠作府。”

  治粟内史出班道:“关中地区耕地不敷分配,可向汉中、巴蜀以及陇西之地扩展。这些地区,地广人稀,足可安置百万之民。”

  资政李斯也奏道:“陇西地区,水草丰美,自古出良马,何不多选善骑之士,迁往此地,一来安置边民,使之军垦;二来多养良马,以备军队所需。”

  见诸臣都已发表完意见,赢高方开口道:

  “诸位爱卿所议皆妥。敕令如下:”

  “将役徒中的工匠,由匠作府优先录用,对手艺精良者,考核定级,给予年俸谷粮,充实匠作府。”

  “征集五万身强体健者,为预备士卒,集结到崤山军营,由太尉安排将尉,按照新军的标准训练,伺机出动。”

  “由太尉府按骑卒标准,挑选一万善骑者,调往陇西,组织屯牧。”

  “另由朝廷出资,由北地购买一万匹良马,在陇西驯养。伺军中挑选的骑士到达后,组成重装铁骑,就地训练,听候军令。”

  “剩余役徒,就依治粟内史的建议,分配到汉中、巴蜀之地为民,分给土地,录为当地籍民。”

  阶下,敕令所涉及的大臣,纷纷上前应喏。

  丞相子婴又上前奏道:

  “启禀大王,若购买一万匹良马,加上军械、骑士和马匹口粮,以及匠作杂役,耗费恐怕不在小数。”

  “现今,虽然府库充足,但国之支出,亦四处用度,还望大王谨慎用之。”

  治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