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一章八方烩肉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赢高和飞燕两人,换了平常人装束,从章台宫后门潜出,来到城里的大街上。

  正值秋末的中午,太阳高挂在南天,仍将几分灼热,肆意抛洒在街道上。

  此时,还不到吃晚饭的时间。

  晚饭?

  是的,此时的生产力低下,粮食有限,普通人家一天只吃两顿饭。

  早饭称为“朝食”,在太阳升到三竿,偏到东南方的位置时,相当于后世的九点左右,吃第一顿饭。

  因为是人们一天中的首顿饭,所以,必须得吃饱吃好。据说,后世的“早餐要吃好”,即源于此时。

  晚饭称为“脯食”,时间在申时,就是后世的下午四点左右,吃第二顿饭。

  当然,贵族、士大夫等有条件的人家,是吃三餐的。中午的称为“燕食”,如果半夜吃,就类似于后世的宵夜,称为“暮食”。

  作为秦王的赢高,在宫中是吃四餐的,分别是早、中、晚餐和宵夜。

  据说君王这样吃饭,是依照“王者之所以日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

  没办法,当个君王也不容易,吃个饭,都得顺应天道、合乎四时。

  但现在的赢高和飞燕,可不想理会什么四时,也不想吃宫中的午饭,他们念想在于,飞燕多次向赢高描述过的,引得他胃里馋虫大动的,那些街巷里的美味。

  赢高随着飞燕,在咸阳的街巷间穿梭。

  街两边,高低不等的屋宇,分布着作坊、驿舍、脚店、肉铺、柴火铺、米铺、庙宇、公廨等。

  擦肩而过的,是挑担的,赶路的,或忙或闲的行人。

  大小安车、轩车之间,夹杂着送货的牛车,街道上,充斥着骡马和牛粪的味道。

  赢高来此世,还是第一次游逛咸阳的街景。

  不愧是帝国的首都,真可谓“光悬相印拥朱牙,咸阳自古繁华。”

  据《史记》记载:灭六国后,始皇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不仅带来了他们的家人奴仆,而且还有身家财富。

  加上原有的五、六十万人,此时的咸阳城,人口不下百三十万,是当时世界上仅有的大城市。

  咸阳城因势而建,到了秦孝公修建咸阳时,已经摒弃了周王朝“筑城卫君”的理念,转而实行“城以盛民”了。

  赢高眼前都是低矮的平房,没有后世的高楼建筑。如此多的人口,汇集在一起,规模与后世的千万人口城市,相差无几。

  若不是飞燕带路,赢高还真会迷路。

  两个人转弯抹角,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处院落前。

  院落大门四开。

  刚一近前,早有戴着黑布头巾,一身赭衣的店佣(店小二)迎上前来,低首哈腰,殷勤道:

  “二位客官,里面请,雅间还是散座?”

  “散座。”不等飞燕回答,赢高抢先说道。

  飞燕看了赢高一眼,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既然是体察民情,自然是散座最方便。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