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棘原方向,传来一声隐约的牛角号长鸣,王贲立即下令:

  “按原计划,巨鹿东、南、西三面,发起进攻。”

  进攻?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

  现在的王贲,同时面对着六个对手:巨鹿城中张耳的五万赵军,城北陈余的十万赵军、臧荼的五万燕军和左贤王的三万匈奴军,漳水东岸齐国田横、魏国魏豹的各五万军,诸侯军队共三十三万。

  而长城军仅十二万,从算数的角度看,从“五则攻之”的兵法理论上讲,无论如何也不该进攻。

  这既需要能力,更需要魄力。

  在秦王赢高亲赴棘原之前,与王贲、尉缭等高级将领,对整个战场形势以及平变过程可能发生的情况,通过军事会议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制定了以攻为守的作战方案。

  按照战力强弱,将对面的敌军进行了排列。

  突击能力最强者,当属左贤王率领的匈奴三万骑兵,野战能力突出,是较难对付的对手。

  人数最多的赵军陈余的部队,在城北虎视眈眈,多少继承了赵军擅打硬仗的传统,如果倾营而出,会很棘手。

  城内张耳的五万守军,虽以守城为主,一旦时机有利,也会派出部队,出城助攻。

  燕国臧荼的队伍中,有五千东胡的骑兵,与匈奴兵类似,擅于野战冲锋。

  齐国田横的五万军队,以齐国贵族的私兵为主,骑兵和车兵有一定的战斗力。

  魏国魏豹的五万军队,皆是步军,仓促成军,战力最弱,最有可能在战役末期出来趁火打劫。

  大家讨论的结果是,如果长城军采取守势,势必在战场上陷于被动。

  巨鹿城下,长城军采取围三阙一的战法,扎下东、西、南三个大营,以南营最大。

  单纯防守,势必面临敌军多面进攻,久防之下必然有失,一旦某个军营被敌军突破,势必造成全军的被动。

  一旦战场上的均势被打破,那些观望的诸侯军后续部队,必会倾巢而出趁火打劫,局面就会很危险。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秦王赢高一锤定音:

  “进攻。”

  “进攻?”不知是谁重复了一句。

  “对,进攻。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秦王强调道。

  御史大夫尉缭首先赞成:

  “大王说得对,只有进攻,才能将局面控制在我军手里,达到牵制敌军的目的,给新军赢得时间。”

  “待集中优势兵力,击溃了棘原方向的楚军后,新军再汇合棘原军回师围歼敌军。”

  “这就是夹一个吃一个的战术,利用诸侯军的协调不力,抓住敌军的空档,利用时间取得我军的主动。”

  长城军主将王离补充道:“我赞成,我军历来的战法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防守本就不是我们的强项。”

  “根据与诸侯军交战的经验,一旦我军进攻,诸侯军必定盼着赵军与我军死拼,期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