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八章 新军这个新物种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说秦军新军统帅李巴。

  自秦王赢高决定亲往章邯军营平变,并将新军布置在巨鹿大营与棘原之间进行机动,李巴将队伍带至指定位置后,一直命全军处于紧急战备状态。

  马不离鞍,戈戟在手,时刻准备出击。

  李巴深知,秦王之所以把他的新军放在这里,是对其寄予厚望的。

  前面棘原的章邯已经叛变,一旦秦王平变不顺利,新军必须以最短的时间,冲入大营,协助秦王武力解决。

  虽然有老秦人打老秦人之嫌,但在国家和民族大义面前,对于秦奸,也只有剿灭这一条路。

  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如果新军在剿灭章邯的过程中,事先勾结好的漳水北岸的十万楚军,突然杀过来,那样就会内外受敌,局面将极其危险。

  再加上漳水东岸,还有齐、魏两国的十万联军,如果此时在身后截断自己的退路,那秦王辛辛苦苦打造的新军,即使再能打,恐怕也无法应对了。

  就在李巴心怀忐忑,期待着秦王那边的消息时,他听到了一声牛角号的长鸣。

  这说明,秦王将章邯搞掂了,棘原的秦军已经重新掌握在秦王手中。

  同时,也是对李巴新军发布的迎击楚军的命令。

  李巴兴奋地在马背上一挥拳,对身边的众将道:

  “目标,项羽的楚军,进攻。”

  新军随即开动,蒙原带领三万重装步军在前,王威统领五千铁甲骑兵紧随,李巴亲统五千轻骑兵居中,王元统领炮兵和五千步军做为后军,向漳河岸边的楚军迎了过来。

  队伍刚经过棘原军营,远远就看到楚军的旗帜。

  蒙原命令全军原地列阵。

  一名万人将迅速指挥一万前军,列了个牡阵。

  所谓的牡阵,又叫锥形阵,是一种强调进攻突破的阵型。

  前锋如锥形,呈突击战斗队形,刀尖由一千重装铁甲的锐士组成,配备长矛、轻盾加环首弯刀。

  充任尖刀的锐士们,一律手挽轻盾,在后面弩箭的掩护下,不避箭矢,只管坚决地突进猛攻,迅速插进敌军阵中。

  在尖刀的两翼,配备同样的重装铁甲锐士,就像刀刃一样,随着刀尖的突破,快速跟进,扩大缺口,同时保护尖刀的两翼。

  这样的锥形阵,讲究的就是不顾一切地进攻,通过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坚决地保护,不断扩大战果。

  在牡阵后,蒙原布置了三千弩箭兵,每人两壶箭,每壶五十支三棱箭,如果全部射完,就是十五万支,绝对够楚军喝一壶的。

  这三棱箭的名堂,前文有过简单交待,有读者菌好奇,在此补叙详细。

  秦军的三棱箭,历史上赫赫有名,曾经助力秦军,攻城拔寨无数。

  此时,诸侯各国的箭头都是扁平状的,最大的弱点是,飞行中受风阻的影响,会偏离目标。

  而秦军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