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3章 从君权天授到主权在民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3章从君权天授到主权在民

  徐渭并没有直接响应苏泽的话,而是说道:“那请大都督召集南直隶各知府,问一问大家的想法。”

  苏泽点头说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正该如此,那就以大都督府的名义向南直隶各府下政令,让他们赶往南京共同商议政务改革的事项。”

  南直隶下本来有十四州府,不过掌控在东南手里的有十二州府,徐州和淮安府还在明廷手里。

  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繁华的,分别是南京附近的应天府、何心隐担任知府的苏州府,申时行担任知府的松江府,由朱明起义宗室朱聪浸担任知府的凤阳府,以及李贽暂代知府的徽州府。

  其他各府倒不是不重要,只是人口不如这么几府多,商业也不如这几府发达。

  苏泽从北方大胜返回,就召集南直隶的知府们开会,众人自然不敢耽误,很快就齐聚南京。

  这期间,苏泽通过快船得知了自己离开北方之后,京师发生的状况。

  裕王登基,京师闹出的种种幺蛾子,果然以朱明皇室的德性,隆庆登基之后京师的日子还是那么糟糕。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部分人对于隆庆的评价比较高,甚至认为如果隆庆如果能多当几年皇帝再死,大明还有中兴的可能。

  而实际上隆庆这位皇帝,评价还不错的原因就是他死的早。

  如果万历死的早,估计也会被捧成一代明君。

  隆庆登基之后,其内廷花费比嘉靖更盛。

  比如嘉靖朝已经停罢的鳌山灯会,隆庆一登基就恢复了,这么一场元宵节灯会就要耗费几万两银子。

  再比如隆庆充实后宫,他继位不久就暴毙也和纵欲过度有关。

  而隆庆开海和隆庆新政,很多也只是嘉靖朝政策的延续,比如海禁这件事在嘉靖末年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更何况隆庆开海专门开了漳州月港这么一个通行不方便的港口,根本不是后世认为的全面开放。

  所以隆庆的这么一系列操作,都在苏泽的意料之中。

  当了这么多年的裕王!登基了之后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这样的明廷甚至不需要专门抹黑,京师百姓自然会编排出各种谣言和笑话来攻击他们。

  苏泽还是将注意力放在了东南政务改革上。

  之所以这么迫切,还是因为政务上人才缺口太大了!

  靠着福州水师学堂的积累,再加上苏泽靠着长宁卫的班底,军事上的人才并不缺乏。

  大沽会战之后,明廷在短期内也不会继续和东南爆发大规模冲突了,军事建设只需要按照原本的速度稳步发展就行了。

  但是随着地盘的扩张,政务上的人才越来越缺。

  就连朱聪浸这种一个月上一道公文请辞的知府,苏泽都找不到替代他的人,只能让他继续干着。

  众知府齐聚在南直隶巡抚衙门的公堂中,苏泽让人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