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5章 将军和参谋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5章将军和参谋

  在穿越之前,苏泽是搞历史研究的研究生,他在东南搞参谋制度,纯粹是因为穿越小说看多了。

  不少穿越小说都会搞参谋制度,苏泽在起兵前,为了培养年轻军官,也搞起了参谋制度。

  苏泽一开始搞参谋制度,是将参谋当做年轻的后备军官培养的,主要是放在自己身边学习兵法知识,辅助完成一些日常的军事管理工作,就相当于古典主义时代皇帝身边的郎卫,又或者西方将领身边的骑士扈从。

  可是随着苏泽在东南建立起来参谋制度,他这才明白为什么参谋制度是近现代军事变革的发端。

  在参谋之前,古典主义时代打仗,可以说是一门玄学,打仗是一门艺术。

  战争的成败,靠的是将领的个人能力和魅力,一个能力强大的将领,可以通过对战局的把控,通过自己的个人魅力,创造军事奇迹。

  但是在参谋制度建立以后,打仗依然是一门玄学。

  近代战争很多决定战争成败的战役,输赢依然非常玄学。

  但是这是一门在玄学中掺了科学的玄学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打仗变成了一门技术而不是一门艺术。

  通过参谋制度,将领个人能力的高低,依然能决定战争的走向,在苏泽穿越的历史时间线上,就在参谋制度出现后,多次说明了一名杰出能够带领军队创造了不起的军事奇迹。

  但是参谋制度也确保了一支军队的下限。

  苏泽一直在向陆军和水师学校塞各种课程,各种东南最前沿的课程。

  地理、测绘、气象、心理学、算学、后勤学。

  在这一次的徐州会战之中,苏泽在前线的作用就是充当吉祥物,而陈璘也没有做出太多的决策。

  真正制定战略计划,分析敌方情报,安排后勤补给的,都是第五旅的参谋处。

  而平心而论,包括宋潜在内的第五旅参谋们,领兵作战水平都是不如陈璘的,如果让他们单个人指挥一个营还可以,指挥一个扩编的万人旅是不可能的。

  可这些年轻的参谋们,却靠着参谋制度和团结协作,将整个第五旅安排得稳稳当当,陈璘这个旅长都没什么临阵指挥的机会了。

  参谋制度将战争变成了一门科学。

  这是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融入到了军队中,将战争量化分析的一门科学。

  参谋分析战场的时候,不再是以往玄之又玄的“军心可用”,“士气可战”,而是具体到士兵最近有没有休息好,有没有吃饱饭,能够负重走几里路,哪一支修整完毕的军队可以投入战场,等等这些具体的定量分析上。

  在分析战场局势的时候,也不再是简单的“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抽象概念,而是对战场地理进行评估,对战场天气和风向进行预测,对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进行分析预案,制定详细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