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6章 分工体系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如果一个地区得不到东南的“青睐”,那么这个地区就无法从东南制定的国际分工秩序中得到好处,或者被定义在国家分工比较低的地位上,比如和南洋的一些国家一样,成为粮食的供应国。

  而一个沿着东南建立起来的贸易体系就这样建立起来。

  南洋的香料、安南的蔗糖、高棉的象牙、朝鲜的人参,这些国家和地区都被划分成为东南商业体系的一部分,只有在这个体系内才能获得贸易的资格。

  作为内省,朝鲜不像是安南那样得天独厚,得到天然的蔗糖产业。

  这种力量指的是中原庞大的市场和先进的技术,让它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而东南依靠这些,可以将一个普通国家从这个国际分工体系中擢升到新的高度,这个国家就能和马尼拉和安南一样,迅速得到飞跃性的发展。

  那这些地区就无法摆脱贫困的地位,甚至还要被其他地区的商品剥削。

  如今朝鲜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

  在之前,朝鲜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水平,都是远远要超过安南的。

  安南是什么鬼地方,和朝鲜这种一直恭顺的藩属国相比,就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总而言之,对于马尼拉来说,这等于多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得到了东南的产业和技术的转移。

  而现在朝鲜的种种优惠待遇,也完全是依靠东南的政策优惠。

  大都督苏泽早就判断,在决定一個国家强大与否的最重要指标,就是一个国家能够从事工业活动的工业人口数量。

  可是现在靠着蔗糖贸易,以及最近在南洋兴起的甘蔗酒产业,安南的经济发展大大加速,如今已经超过了朝鲜,成为东南藩属国中发展的前列。

  目前朝鲜只是个尴尬的奢侈品出口国和铜矿出口国,而铜矿还都是东南的工厂在生产,只是象征性的向朝鲜官府交点税。

  这样的一个体系中,“分工”就极为重要。

  苏泽这个理论在贸易中很快得到了验证。

  就比如松江的纺织工人,他们拿着超过朝鲜和安南官员的薪水,如果用生活水平来说,他们已经超过了南洋很多岛主和酋长。

  看到李舜臣犹豫的样子,沈一贯立刻说道:

  “李统领,地位都是自己挣来的,朝鲜想要提供在东南内部的地位,必须要拿出一些东西来。”

  工业人口数量,简单的说就是劳动力人数。

  “身为内省藩属国,若是只想着好处却不想要出力气,仅仅靠着旧日的恩情,可无法维持持久的感情啊。”

  对于马尼拉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座火炮工坊,还意味着和火炮工坊一系列配套的工坊,比如炼铁厂和冶炼厂,而这些工厂也不仅仅只能生产火炮,同时还能培养本地工人和生产各种民用制品。

  这种强大并不单单是军事上的强大和文化上的先进,而是一种超越以往宗藩关系的强大力量。

  李舜臣明白了沈一贯的画外音,朝鲜想要在这个贸易体系中得到更高的地位,就需要自己用汗水和血水来拼搏。

  李舜臣立刻说道:

  “我立刻动员!发兵辽东!”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