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二章 倾巢而出_国民法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办案经费是部委自己出的,后两者很可能都是从外地协调来的。

  反正,有的用就用,有经费已经是超香了。

  不过,列入督办却未能完成的案子,还是比较糟心的。

  就像是海滨案。

  因为案情恶劣,手法残酷,加上是在度假的海滩挖出来的尸体,也是引起了相当程度的社会恐慌。正是部委挂牌督办的范围。

  但督办了,不见得就一定能破案。

  刑事案件多有此类情况,到最后,总有案子是破不了的。

  部委督办还不能侦破,自然更加的令受害者家属,令社会失望。同时也是浪费了挂牌督办的经费和人力。而再想重启,花费只会更大。

  所以,部委督办的案件,各地基本都会竭尽所能的。这也是一名刑警最能够竭尽所能的办案的时候。

  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要啥支持有啥支持的。

  但越是如此,不能侦破,就越是令人不爽。

  来自滨海市的刑警唐亚展就是在场诸人中,情绪最复杂的一个。

  唐亚展今年48岁了,头发有些乱,依然是一名普通刑警,也是在场诸人中,级别最低,最不领导的一位。

  根据众所周知的原理,他正是海滨案的负责刑警,从海滨案的第一具尸体追起,到后期的并案,再到省厅督办,部委督办,最后专案组撤离,唐亚展也一直留守在专案组,不断追踪着各地DNA比对的消息。

  看着江远年轻的身影,唐亚展的心里感受十分复杂,有些不是滋味,又有些松一口气。

  他一直有一个信念,觉得海滨案必破。

  原因之一,就在于海滨案的嫌疑人留有一个巨大的破绽,在做最后一个案子的时候,他被人撞破,同时,又被受害人挠了一把,从而留下了DNA证据。

  比中DNA证据,就能侦破海滨案,这是唐亚展觉得容易的地方。

  然而,十年的时间晃眼就过去了。

  唐亚展依旧在等DNA比对的消息,但这个时候,他其实已经很绝望了。

  凶手也许死了也许隐姓埋名了,也许直接出国了……

  不管哪一种,唐亚展都不觉得开心。

  十年,一个人有几个十年!

  这时候,部委的一通电话,打到了滨海市。

  唐亚展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宁台县,却不知道应该秉持着什么样的心理。

  “咱们边走边说吧。”局长带着众人往会议室去,同时,让人将审讯室的画面,传到了会议室的投影仪上。

  各就各位后,年轻的江法医才在众人注视下,开始做起了不是报告的报告。

  “发现犯罪嫌疑人,有重返现场的可能性之后,我们对侦查的方向做了调整……”

  “我在商业街找了一圈,运气好,正好就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穿着的这双鞋。接下来,我们就围绕着足迹和鞋,做了一些工作……”

  “通过鞋子找人未果后,我们开始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