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章_燃尽春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槐树村第一书记带兄弟帮扶队来的是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示范园面积颇大,园内分了六大区域。他们一个个参观下来,用了两个半小时。

  这里和其他市县的示范园初看没有二致,都建设有供游客观光的各大展厅,绿色科技农业之类无土栽培、各个温度带的稀有植物展示、花卉苗木培育基地,以及水产养殖区域展示。

  参观过半,墨寻梅见他们兴致寥寥,面色略显失望。于是使出大招,沿着示范园新铺的水泥路一直往水库的方向去。

  远远的一片是上百亩地的塑料大棚,也就是许笳站在大槐树底下远眺的那片。他们一路往前走,看见三三两两的村民拎着东西走来。

  基本都是妇女,她们边走边说笑,精神面貌很愉悦的样子。墨寻梅告诉许笳他们,前面这五百亩发亮的大棚,里面种的全部是菌类。

  听着墨寻梅自豪般的讲述,许笳暗暗数了数一路走过的这些棚子。有香菇、黑木耳、姬菇、平菇,但凡市面上有名字的食用菌类,这里几乎都培育的有。

  “食用菌靠的就是量大,薄利多销。从供给市场以及反馈给我们的数据看,去年一年我们合作社的盈利点提高了%。”

  墨寻梅走进一间黑木耳大棚,里面的两个农户正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往椴木树段内点菌种。墨寻梅和其中一个妇女打招呼,向许笳他们介绍说:“像周婶这样的,除了一年分红到手能拿五六万,在这里做工每月也有三千块。就单她一人,年收入就有七八万。这在整个山阴县的所有农村,都算是顶高的收入了。”

  骆书记看得眼羡,指挥许笳拍照留念,他要将这些活生生的教材都带回武陵。参观了好几个不同种类的大棚后,他们来到最大、路修得最好的一个大棚前面。

  许笳在大棚外的木牌子上面看到了几个字:姬松茸。一行人走了进去,这间大棚和别的不一样,许笳以为还没建好。因为龙骨架子上面没覆盖塑料薄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经墨寻梅介绍得知。姬松茸种植和别的菌类不一样,要模拟自然的生长环境,为了达到量产,这些用竹子搭成的三层架子上面,每一层都需要覆盖当地松树林底下的土壤,以及技术员所给出的其他介质,比如棉籽皮、茅草、芦苇杆等原料。

  就许笳所知,姬松茸是云南菌类里面比较有特色的品种。虽然和价值昂贵的松茸没法比,但论味道和市场欢迎度以及销量,那也是非常可观,有巨大潜力的。

  但她还听说,姬松茸可以人工培育,尤其还是面前这样的规模。云南气候湿润,吃菌子的季节,雨量充沛,且温度保持在二十四五度左右,是野山菌的王国。

  周游围在一架刚点了菌种的姬松茸那里,问出了许笳心中的疑问。

  “墨书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