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章 是亲生的_化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宗泽并没有直接听信那位二把手的意见,他上任之后,先是翻看了密州的户籍和辖区地里水文、历年灾害和收入来源,对此地有了大致了解。

  密州是京东东路的大州,下辖五县,人口三十余万户,多山多水多洼地,田地并不富足,大多都是坡地,常年蝗旱为灾,只能种些麦豆,可以种稻的水田甚少,大多收入,都来自市舶司的间接商税。

  京东东路下辖的九州之中,青州有仙纹绫、密州有赀布、兖州有镜花绫、曹州有绢锦、齐州有丝娟,都是能远销海外诸国的贵重织品,加上板桥镇港口水深开阔,既可凭借丝织之利与高丽倭国贸易,又可使许多广南、福建、淮浙贾人在板桥镇卸船,去至京东、河北、河东等路贸易。

  所以,在他走访数日后,发现那位观察使夫人圈占的,大多是坡地与望天田,上好的农田依然是种粮所用。

  倒是那些蜡树,如今大多萌发新芽,在树上随处可见,只是尚未见到所谓的结蜡。

  另外,因着那“赵公印刷”需要大量蜡纸,如今密州的蜂蜡价格甚高,甚至有苏杭货船,将南方蜂蜡运来此地销售。

  至于水利,当年苏轼为密州知州时,曾试图兴修水利,但这里大多都是山林,只有临近市舶司的胶西附近才有平地湖泊,且岩石坚硬,工程难度极大,便只能放弃。

  总得来说,这里的普通佃户还能过得去日子,但稍有天灾动荡,便会以草木泥土为食,弃婴随处可见,这里的宗室倒不怎么欺压佃户。

  宗泽心中略为有谱,他现在好奇地就是,那些蜡树,是否真的能每亩产蜡数斤。

  就在他好奇之时,儿子宗颖来报,说有一本地书生,前来拜见,说他是前任知州的儿子。

  宗泽有些好奇,便同意了。

  另一边,王洋也掩住心中忐忑,他最近反复颂读那本笔记,只觉得所得甚多,很多想法在脑中盘旋,恨不得立刻去验证一番。

  所以,他大着胆子,前来求见这位新任知州。

  双方见面,先是一番寒暄,从父辈开始拉一拉在官场上七歪八扭的关系。

  然后,王洋这位年轻人便克制不住,一番洋洋洒洒地上了数千言,说密州蝗旱为灾,最大的原因就是很多山地被开垦成了田地,偏偏此土层极薄,失去了土地,便无法保持水土,土地一裸露,便会生成蝗灾。

  若是能广种蜡树,不但能恢复水土,还能让贫户有更多收成,那山林不需要如麦豆那般浇灌,同时,只要土地不裸露干旱,也就不必担心蝗灾肆虐。

  再者,密州有市舶司,也不必担心民户因种树而无粮,江浙、淮南皆是产粮大户,更是学风兴盛之地,对蜡纸的需求只多不少。

  且山林不需要如麦田那般打理,便能有更多民夫行匠作之事,烧瓦筑屋,如此,密州之民既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