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71 章 大结局_乡村教师马大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18年

  马玉珍坐在车里闭目养神,她身边的孩子推了推她,“妈妈,这是不是就是姥姥家的山?”

  她睁开了眼,看着远方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黛色山峦笑了,“是。”

  “那我们是不是快到姥姥家了?”

  “还要再走一个小时。”

  “还要那么久吗?明明已经看见山了。”

  坐在副驾驶位置的朱昱文笑呵呵地回头看她,“有一句话叫望山跑死马,看见山,并不代表离山很近了。”

  宽敞的柏油路上时常能看见往来的各种车辆,两边的路旁是已经有半人高的玉米,正是一年中最舒适的季节,连风吹到人的脸上都是温柔的。

  马玉珍所在的美国it公司,在12年被谷哥收购,做为有拥有原始股的股东,她在那一年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后来她带着这一笔钱和丈夫一起回国创业,事业极为成功,夫妻感情却出了问题,在15年的时候和平离婚。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

  这是她回国之后第二次回家,她的女儿朱莉今年9岁,对于第一次回姥姥家时的记忆早已经模糊,这在她的记忆里是第一次。

  朱昱文大学是在上海读的,毕业之后一直在马玉珍的公司工作,现在已经是马玉珍的重要助手了。

  这次回乡,是替马占山过八十大寿。

  马占山已经在十五年前将村长的重担交给了朱逸群,带着葛凤芝两个人在全国各地旅游,直到五年前才谢绝了所有儿女的挽留,落叶归根,在靠山屯过着朴素的日子。

  靠山屯现在是全省有名的中药之乡、木耳之乡、教育之乡。

  刚刚到靠山屯的范围,就看见一个巨大无比的牌子:靠山屯欢迎你。

  背景图案是青山绿水的大山,长在大棚里面的木耳,站在操场上的莘莘学子。

  尽管这些年围绕着靠山屯中学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有些人称这里为高考工厂,也有人称这里为劳改监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所中学,改变了无数人和无数家庭的命运。

  像是其中的一位毕业生说的:自从进了靠山屯中学,我等于坐了六年的牢,除了学习之外,脑子里没有容纳别的事物的空间。

  我表哥一直说我学傻了。

  现在我表哥在工地当农民工,我在大城市坐办公室当白领。

  如果没有靠山屯中学,做为留守儿童,我的命运不会跟他有什么区别,大概率十五岁的时候离开学校,在社会上混几年,学个手艺,挣点钱,用父母一生的积蓄花高价彩礼娶个媳妇,再外出打工还债……

  靠山屯也不在是过去的模样,家家都是阳瓦盖的房子,大房大院整整齐齐,大部分人家包山种药或是种木耳、蘑菇,除了本村的村民之外,还有外来的工人在大棚间忙碌。

  像东北大部分农村一样,干活的多数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轻人非常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