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七五章 丰厚遗产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陶谦说话的确实过于飘忽了一些,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令得众人无不惊异万分。

  陶谦的身份,和他在徐州的作为,和他说的这句话,很有自相矛盾的意思。陶谦到任,安定了地方后,再三的延请地方名流出仕辅佐。赵昱、萧建、徐方都是被陶谦软硬兼施才请出山的。

  比这三人更夸张的是跟着孙策去了江东的张昭,陶谦一度软磨硬泡把他请到了郯县,面谈之后,却依然被拒绝了。陶谦因此将其拘押起来,若非赵昱相救,说不定早就被杀掉了。

  由此可见,陶谦对名士确实很重视。

  现在突然这么说,难道是心中的积怨所至吗?

  对这个话题最敏感的是诸葛亮,士族的身份,一度是横亘在他和青州之间的一道障碍。正因如此,接到石韬的邀请后,叔父诸葛玄和兄长诸葛瑾都毫不犹豫的当场回绝,诸葛亮是自己偷跑出来的。

  在青州待了大半年,诸葛亮渐渐适应了王羽的思路,但他依然认为,王羽是个奇怪的人,遍数当世,恐怕也不会有人和他拥有相同的理念。谁曾想,以老成沉稳名闻于世的陶谦会在这方面与王羽达成一致。

  他大为好奇的望向陶谦,没有追问,因为他知道不需要,老人今晚就是要一诉衷肠的。

  “各位应该都很奇怪吧?其实没什么可奇怪的,老夫就是寒门……呵,或许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卑微出身……”

  陶谦苦笑着说出的一句话,给众人带来了更大的惊异。

  要知道,在中平元年的大乱之前,寒门的上升渠道是很小的。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战乱给天下苍生带来的是苦痛,给诸多寒门子弟带来却是机遇和希望。

  陶谦的宦途是很平坦的,比很多名门出身的名士还顺畅。从茂才,到尚书郎,然后从中枢外放,先后出任舒县令、卢县令,其后迁幽州刺史,徵拜议郎。整个轨迹一直都在上升。

  这其中固然有能力的因素,但在大汉的官场上。要是没有家族的力量在背后支撑,他根不可能这么一帆风顺。上千年约定俗成般的习气,岂同一般?何况,越是在王朝的末代,顽固守旧派就越多。以草根的身份,想从荆棘中趟出一条血路又谈何容易?

  如果陶谦说的是真的,那王羽觉得,老人的经历比最著名的草根刘备还要励志。后者的手段到底经不起推敲,不管成功与否,单数被他坑过领导、老大,几乎就遍及了三国群雄。

  相对而言。陶谦才是一步一个脚印儿的踏实草根。

  不过,随着陶谦的解说,王羽很快明白对方的苦笑从何而来了。

  陶谦的经历的确很能给后世草根提供想象空间,他在仕途上的助力。是因妻族而来的。苍梧甘氏乃是地方上的望族,家主甘公却只有生女儿的事,一直没有子嗣。

  偌大的家族中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