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六六章 抢滩登陆战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东军的确用了一种特别的方法在造桥。

  那些木筏就是事先造好的桥身,在首尾处,都留下了铁制的搭扣或是木楔等机关,到了浮桥前端,只要将木筏的尾端一抬一挂,就可以快速连接起来。

  这样造出来的浮桥,平稳性肯定是相当差的,一个浪头过来,整座浮桥都会变得七扭八歪的,寻常人别说在上面走了,恐怕是站都站不稳当。不过,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造桥的速度百倍于前!

  不光是速度快,风险也小了很多。搭浮桥的民夫手无寸铁,身在水中,想躲也没处躲,木筏上的却都是精锐士卒!

  他们披坚持锐,在风头浪尖上站得稳稳的,仿佛脚下的不是简陋的木筏,而是不惧风浪的楼船一般。他们熟练的操作着樯橹,木筏破开浊浪,飞速向前,浮桥随之向对岸迅速延伸,眨眨眼的工夫,就已经将距离缩短至百余步!

  这就是最擅水战的江东军!在波翻浪涌之间,就是他们最能大显身手的战场!

  “放箭,放箭!拦住他们,砸断那几座桥!”鼓号声中,青州的军官们喊的声嘶力竭。

  除了高唐的三万民兵之外,还有从其他地方赶来助战各路人马,集结起来也有接近两万。不过,由于孙策在渡河之前,一直来回机动,青州方面始终无法将兵力集中起来,只能在漫长的河岸线上拉开。

  这就是被动防御的坏处,就算兵力更多,但得不到主动权,就只能见招拆招,追在对方的身后疲于奔命。

  但不这么做也不行,若是失去黄河天险,单凭五万民兵肯定没办法挡住报了破釜沉舟决心的三万江东精锐。

  按照陈到的想法。最佳的策略就是将战事演变成一场消耗战,借助地利的优势,将敌军牢牢的挡在河对岸。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就只能将战线拉开,他率领部分精锐部队随孙策机动。其余的部队平均分布,等到决战之时,再行集结。

  这个策略算不上多高明,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不过,就目前的形势而言,陈到的确也没必要搞得太复杂。计谋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以弱胜强。创造奇迹,但弱势一方也要冒着巨大的风险,一旦被敌人识破,没能算计到对方。自己就要倒大霉了。

  陈到的对策没有出彩的地方,但同样也没有明显的弱点。当然,表面上看没弱点不代表没办法创造出弱点来,江东军现在的奇兵突出,就是要打个时间差。趁着青州军没有完成集结发动雷霆一击,进而达成突破。

  陈到、王墨发现了敌人的目的,自然不敢怠慢,令旗招动,指挥所有远程部队向河面上的浮桥发动猛攻。

  弩车和投石部队都不再追求齐射和最大杀伤。而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完成射击,箭矢和石块漫天飞舞,整个天都黑了下来!

  上百斤的石弹,九尺长的包铁

  请收藏:https://m.bqgr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